近日,由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重大專項工程中心、福建南平工業園區管理委員會、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等單位聯合發起的《衛星對地觀測下的森林碳指標監測體系標準》正式公示。軟通動力作為起草單位之一,與多家研究機構和先鋒企業共同參與了該標準的制定。該標準是國內首個對碳源碳匯進行科學精準監測的團體標準,能進一步降低碳源碳匯監測的人力、物力成本,并能有效提升監測數據真實性、準確性。
綠色、低碳的可持續發展理念是中國共產黨和人民始終不渝堅持的重要理念,積極推動“雙碳”工作,是破解資源環境約束,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要舉措。形成完整的監測與評估體系,不僅能滿足生態系統碳匯監測需要,也為加快構建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新格局提供了方向。
踐行“雙碳”戰略,勇擔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社會責任,一直都是軟通動力企業發展的重要目標之一。基于此,軟通動力積極參與到與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協會、生態環境部衛星環境應用中心等單位研討過程中,憑借對能源生產端和消費端深刻理解及相關數字化應用的技術經驗積淀,為標準的制定提供了大量的參考數據與行業建議。
《衛星對地觀測下的森林碳指標監測體系標準》通過融合衛星技術、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形成了完整的監測與評估體系,立足衛星對地觀測角度,規定了遙感森林碳指標分級體系、森林碳指標遙感監測產品體系和監測技術體系框架等。該標準通過對碳匯與碳源進行時空動態的多尺度監測,不僅能滿足國內森林、草地、濕地、湖泊等生態系統碳匯監測需要,也能滿足工業園區、省市對二氧化碳監測的技術需要,對減少碳排放具有重大意義。
軟通動力作為國內領先的軟件與信息技術服務商,對踐行“雙碳”政策有著極大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堅持以數字技術賦能客戶數字化與低碳化“雙驅并行”,持續推動能源產業與數字技術的深度融合,全面布局能源互聯網新生態,并以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5G、信息安全等創新技術為抓手,與客戶一同創建“綠色文化”,為“雙碳”目標下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郵編:100193
郵箱:contact@ahbdxf.cn
電話:010-58749000
傳真:+86 105874 9001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西北旺東路10號院東區16號樓